从清风店首捷到攻克“石门”(下)
时间:2021-08-06 01:56:46
清风店战役结束当天,聂荣臻就向中央军委和中央工委提出“乘胜夺去石家庄”建议。此时的石家庄,已成为国民党控制区域内的一座“孤岛”。中央军委和中央工委很快批复,统一了这一建议。
石家庄原来是一个小村庄。根据,当时只有十几户人家,所以称为“十家庄”。后来,又有人说,这个村子里的人都姓:“石”,故有“石家庄”的称号,又称“石门”。直到近代,它才慢慢发展为一个交通发达的大城市,距西柏坡仅有90公里地。
抗日战争胜利后,国民党军队占领了石家庄。他们利用日军在这里修筑的工事,构筑了三道防御工事。此外,他们还修建了六千多个碉堡,在城内铺设了环城轨道,配合装甲车作战。他们对外宣称,石家庄的防御工事可让国民党军队坐守三年而不动,共产党军队若想攻破石门,除非用坦克或者飞机。而这两种重型武器,恰恰是共产党军队没有的。
可是,他们这样想就错了。共产党凭着现有的军备力量,仅用了六天六夜,就打破了敌军“坐守三年”的神话。
战斗打响后,晋察冀野战军与敌人展开了殊死搏斗。敌人的防御工事虽说不能“坐守三年”可仍给我军带来了相当大的阻力。特别是敌人的第三道防线--内市沟,着实突出队队长罗忠费了些功夫。內市沟,在当时堪称现代化要塞,它宽两丈,深两丈多,四周百米一碉,十米一堡,两米一个掩体,这些都由钢筋水泥修筑而成;沟内有水,沟外有交叉的火力构成的封锁网,内内外外遍布挂雷和电网,以及带刺铁丝网。
最终,罗忠想出了一个出其不意的好办法。
那天晚上,趁着天黑,罗忠带着突击队员扛着铁锹、提着石灰,来到敌人阵前。“我走在前面扭秧歌,大家跟着我在后面扭,别忘了撒石灰。”行动之前,罗忠再次提醒队员。
他们排着长长的队伍,弯弯曲曲地向前走去,直到离敌人地堡只有几十米的地方。罗忠停下脚步,转身向后说道:“大家向后转,就地卧倒,沿着石灰线,开始挖!”
没用多长时间,一条600米的坑道就挖好了。突击队在天亮之前,安全地撤出了坑道。这一切,敌人竟然浑然不知。直到第二天,地堡里的敌人被突击队的爆破组炸上了天才明白过来,可惜为时已晚。
最终,石家庄上空飘起了胜利的红旗。石家庄战役的胜利,不仅开创了我军胜利夺取大城市的先例,也使晋察冀和晋冀鲁豫两大解放区连成了一片。至此,晋察冀军事问题已经基本解决,为党中央移驻西柏坡扫清了军事障碍。